發布時間:2019-03-07信息來源:愛博諾德
一、按近視程度分類
1.低度近視:屈光度低于等于300度
2.中度近視:屈光度在300度至600度之間
3.高度近視:屈光度高度600度
二、按照臨床病理分類
1.單純性近視:一般性近視,屈光度通常在600度以下的中低度近視,近視的進行性發展緩慢。眼球組織正常,不出現病理性改變
2.進行性近視:所謂的高度近視,也成病理性近視,其屈光度超過600度,最高可達4000度,一般發病較早,眼球軸徑不斷加長,眼球的許多組織可發生一系列的病理改變
三、按屈光成分分類
1.軸性近視:由于眼球前后軸過度發展所致
2. 曲率性近視:由于角膜或晶狀體表面彎曲度過強所致
3. 屈光性近視:由于屈光間質屈光率過高所致
四、按照眼睛調節作用的影響分類
1. 假性近視:也稱調節性近視,其眼球軸徑長度正常,但屈光間質的屈折力超出常度,一般為晶狀體調節過度,因此遠處的光線入眼后成像于視網膜前。散瞳后近視的屈光度完全消失,表現為正視眼或遠視眼
2. 真性近視:也稱軸性近視,其屈光間質的屈折力正常,眼軸的前后徑延長,遠處的光線入眼后成像于視網膜前
3. 混合性近視:真假性近視同時存在的狀態。散瞳后近視屈光度有較多的降低,但仍為近視。